省教育学会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时讯 > 省教育学会

刘堂江:教育是耐心倾听花开的声音,会与“急功近利”渐行渐远

发布时间:2022-02-19

微信图片_20220303094500

刘堂江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我国教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即将普及,高等教育正在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也非常突出。教育评价制度是指挥棒,事关教育发展的方向,关系到能不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能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为教育从业者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指明了方向,不断培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素质人才。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教育评价是一根指挥棒,要修理完善这根指挥棒很不容易,对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难点,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梳理得很好,主要是五个方面:


1

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破”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立”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

2

改革学校评价。“破”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3

改革教师评价。“破”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立”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

4

改革学生评价。“破”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

5

改革用人评价。“破”文凭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立”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


新时代校长应着重提升发展素质教育能力


基于教育评价改革方案的要求,新时代校长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发展素质教育,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的能力。在学生生源、教师水平等条件同等的情况下,一位校长如果不是采用应试教育的办法,如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等去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以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素质教育的途径方式,达到教育高质量,包括高分数高升学率等,这就是校长的真功夫、硬实力、高水平。一位这样的好校长,面对教育评价,改革肯定是如做重逢,一通百通。


中国需要扎根一线的教育家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大批植根于实践的教育家,教育家不是“望而生畏”“望尘莫及”的,教育家成长有其自成规律,于漪老师从一名普通中学老师成为人民教育家,具有八大成长基因:薪传师道、民族铸魂、目中有人、生命歌唱、选择高尚、极致追求、教育自信、自我超越。中国情境教育学派创始人李吉林老师,从一名普通小学教师成长为著名儿童教育家,同样具有八大成长基因。草根底色、职业认同,挚爱儿童、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思考写作、学思互动、文化滋养。

于老师和李老师的成长基因都是成长理念的经典,值得精细品味,反复实践,像学习方法一样,先临摹,然后再创新,自成风格。

 

教育是耐心倾听花开的声音,大家都熟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与小女孩儿摘玫瑰的故事,教育大师非常重视教育过程,使教育过程充满了爱的力量,静待花开,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教育容不得半点急功近利,相信急功近利这个“影子”会与教育渐行渐远。


上一篇:2022年陕西省中考安排来啦!

下一篇:2022年陕西教育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