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张新民:“四新四大”是陕西省教育厅顶层设计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实践创新
发布时间:2018-12-19
12.1-2
中国教育学会第31次学术年会微论坛12“四新四大”——义务教育立德树人的陕西模式

会长点评:陕西省教育学会会长 张新民
”四新四大“是陕西省教育厅顶层设计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实践创新
陕西省教育学会会长 张新民 (上接连载一) 主持人:谢谢王处长,王处长多方位、多层次地解读了“四新四大”陕西模式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方针,我们再次感谢。
接下来有请陕西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上常务理事张新民做点评,有请。
张新民: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陕西是西北的教育大省,也是全国教育强省,然而多年以来在很多人心目当中陕西教育的强只是指高等教育强,其实我们陕西的基础教育这些年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刚才听了王处长所作的“四新四大”立德树人陕西模式的主题报告,我很有感触,我认为“四新四大”作为陕西,在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方面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确有不少亮点。

第一,目标明。“四新四大”的活动符合时代精神,是落实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核心目标的重要体现。今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概括为“九个坚持”,其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跟在“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之后,足见立德树人在教育改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陕西教育系统面向全省义务教育数千所学校、数百万师生,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重要目标,以开展“四新四大”活动为重要载体,以全省行动、行政推动、业务引领、专家视导为重要渠道,全方位倡导和发动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科研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都来重视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这是陕西教育系统贯彻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的重要体现,彰显了陕西教育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第二,思路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一次中央领导干部会上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陕西教育系统坚持系统思维,全面开展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要求·大实践”、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学校治理“新标准·大规范”和文化建设“新体系·大构建”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整合为学校育人工作最为关键的四项活动。四项活动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为广大中小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改进德育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构建学校文化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可以说“四新四大”活动是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改革任务的创新之举,是陕西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突破,非常值得宣传和推广。
第三,措施实。通过刚才的视频展示,我们看到“四新四大”活动已写进了陕西省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的意见》和《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从政府层面引起重视,并在全省共同推进。但是我们注意到,“四新四大”活动的开展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成效上并没有出现模式化的通病,也没有出现因地域不同而水土不服的现象。
第四,效果好。“四新四大”工作在省教育行政部门的引领和指导下,各级教育部门和各教科研单位、义务教育学校,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积极构建相应的工作机制,四项创新工作方法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变成了鲜活的具体行动,让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成为可操作的教育行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四项活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
第五,易推广。听了“四新四大”的工作介绍,我欣喜地发现陕西省教育厅以“四新四大”工作为抓手,把立德树人可操作、易落实作为省级教育管理部门下功夫研究的重大课题,把各种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政策、改革要求进行分类,让纷繁复杂的改革任务变得条理清晰、切实可行。同时,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学骨干、高校专家、教研专家等各领域专家深入县区和学校,尤其是深入偏远的地方和农村学校,现场进行教育政策改革分析,现场进行教育改革的政策建议,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专业指导,把国家改革的新精神、新举措第一时间送到基层、送到学校,使政府教育改革政策落地和执行变得非常及时,为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正确理解改革、及时执行政策提供了指导,这种做法在教育行政管理领域应该是一个创举。
以上五点意见是我对“四新四大”工作的初步感受,当然,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伟大工程,在座的各位教育人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造才的历史使命。“四新四大”的目标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育新人,我希望陕西省教育厅、陕西教育人能够再接再励,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落小、落细、落实上再下功夫,把我们的下一代真正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会长对“四新四大”陕西模式的高度肯定,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四新四大”陕西模式的探究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