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学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时讯 > 省教育学会

我们确实要反思,高中教育究竟要为谁服务?

发布时间:2023-10-19

近年来,缘于社会上流行的“中考焦虑”,高中段教育普职比的讨论成为一个热点。有人建议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以满足初中毕业生就读普通高中的意愿,因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打基础,学生分流应推迟,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可以延迟到高等教育。也有人认为扩招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难以适应高中课程,与其带着学习困难甚至失败的体验再经历三年应试的折磨,不如早一些学习职业技能,走向社会。

问题的焦点似乎在于要不要“延迟分流”,但矛盾其实聚焦在“被动分流”还是“主动分流”;是泾渭分明地分流,还是存在过渡阶段与过渡形态的分流。因为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今后走“学术发展之路”的不会超过三成,七成以上的学生走的将是“应用发展之路”。这一迟早到来的分流的本质不应是筛选淘汰的“被动分流”,而应是寻求适合的“主动分流”。

本文将以美国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修习管理、成长指导为视角,讨论如何构建支持中学生逐渐定向的、有尊严的、心甘情愿的“主动分流”机制。这可能是我国综合高中未来发展的一种参照思路。


图片

图片
美国综合高中的形态和课程供给

美国高中学制一般为4年(九至十二年级),是面向15—18周岁的青少年的四年义务教育。21世纪以来,虽然美国高中呈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但大部分公立高中都是升学导向与就业导向并存的综合高中,采用普职融通的课程设置。大部分学生按照学区在公立高中就读。

美国高中课程制度的核心特点是课程的选择修习,鼓励学生有差异的发展。综合高中采用“Y”型的课程设计。面向九年级与十年级学生,学校提供十分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修习。学生的升学倾向与就业倾向在这一期间逐步明确。十一年级起,学校组织有就业倾向的学生到职业中心,通过“基于岗位”的课程学习职业技能,其他学生“基于学科”课程继续学习,争取升学。

美国高中已建立以核心课程为基础,兼顾学术性、应用性以及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开设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研究等核心课程,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广泛综合的学习项目。具体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学术类课程体系。从领域上看,学术类课程与核心课程基本一致,只是未将世界语言作为核心课程,没有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一门外语。不过,并非所有学术类课程都是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只是各领域的主干,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骨架,是面向多数学生的基础课程,反映了政府对学生知识结构提出的基本要求。

学术类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基础,分层选课。几乎每所学校面对新生都开设九年级预备、普通、荣誉等三个层次的英语语言课,有的学校还可能设置英语的大学先修课程。各年级的英语、数学、科学等课程也都有层次性的课程选项。

面向高中生的一些学术类课程已非常专业,这为学生拓展视野与深入学习提供可能。如学生完成英语主干课程后,还可选修文学、写作、新闻等诸多方向的专业拓展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旨趣,形成更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

应用类课程体系。在美国高中《课程手册》中,有“家庭与消费科学”与“商业/技术教育”两大方面的应用类课程。他们对应用类课程的理解,不只是职业技能,还包括生活技能以及一些应用科学。

具体包括:家政,主要是关于衣、食、住、行、育的生活科学与技能;商业,包括会计、理财、商业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商科基础课程;技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涉及一些技术与工程的启蒙课程;生涯,旨在帮助学生做好升学与就业的准备,正确认识个人发展与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性发展。

美国高中高度重视应用科学,强调让学生应用科学知识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从应用科学到技术应用活动,再到职业技能训练,应用类课程的涉及面非常宽,课程与学生职业生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体育艺术课程体系。美国高中开设的体艺类课程门类非常丰富,包括体育与健康、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等方面,很多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在高中毕业的学分要求中,规定学生必须修习两学期的体育与一学期的健康。具体包括体育基础、力量训练、舞蹈、举重、健身等运动课程选项,以及健康教育、基础运动学、基础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基础、终身健康等健康课程选项。

艺术课程分为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两类,内容非常专业。视觉艺术课程分为基础美术与应用美术两个层次,以及平面艺术与立体艺术两个方向。表演艺术的课程分化非常细,声乐与器乐课程都是专业的演奏训练。他们非常重视戏剧,包括戏剧艺术与舞台艺术,都是学生喜爱的课程。

在这个看似庞大,却有较好内在结构的课程体系中,能够发现美国对于高中生学业的基本要求,但又注重为学生个性化发展保留丰富的可能性。

图片
美国高中生的课程选择修习与主要分流方式 

面对学校丰富的课程供给,美国高中实行限定领域学分的自主选择修习制度。它规定了学生高中四年应取得的总学分以及各领域的最低学分要求,以体现对学生学术发展、应用能力与体艺素养的全面要求。但美国高中对学生毕业的共同基础要求不高,学生必须通过州统测的相当于十年级水平的英语、数学、生物等3—4个科目,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扬长发展的机会,也容许兴趣多样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从而让高中在校学习的几年都可以是学生寻求适应的“主动分流”过程。特别对于学术类课程学有困难的学生,将有多次分流的机会。主要分流方式有:

课程选择的层次性分流。美国高中会在新生入学前,组织新生英语与数学的诊断性测试,综合学生八年级英语、数学、科学的学业等级,结合其兴趣爱好与未来志愿,指导新生选择适合层次的课程,制定自己的九年级课程表。

在此后的第一学年结束,教师又会根据学生修习课程及等级,提出该领域的续修课程建议。这种层次性的分流机制,既是对学生学术类课程学习能力的多次评估,又有效避免了课程难度过大对学生造成挫伤。学生会在确定续修课程的过程中,逐步清晰自己的发展定位。

课程选择的方向性分流。“有限的共同基础,无限的发展可能”是美国高中课程制度的重要特征。学生选择修习哪些课程,80%以上可以不同,这就预示着学生未来发展的丰富的可能性。

以印第安纳州的高中文凭“CORE 40”为例,要求学生四年至少完成47学分。其中英语领域不少于8学分,数学、科学、社会研究领域均不少于6学分,体育领域不少于2学分,还须修习健康、技术、演讲各1学分。这样的领域学分限定,保证了合格学生的基本知能结构。

此外学生还要至少自主选修16学分,可以选择应用类课程,拓宽视野,联系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可以选择学术类课程,在某些有兴趣的领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研究,培养学术旨趣;也可以多选择一些体艺素养课程,更多地锻炼与提升自己。选课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主动分流”的尝试与探索。

虽然在必修学分要求中,技术课程的低限是至少1学分。但随着学生生涯发展方向的逐步明确,修习应用类课程的学生会逐渐增多。在高中生的自由选择课程中,应用类课程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与体艺类课程共同构筑了课程多样性的图景。

进一步选择“岗位本位”的职业训练课程。在美国,各州教育部会根据高中的布局,设立门类较为齐全的专业的职业培训基地——职业中心,覆盖服务10所左右高中。这些区域设置的、多所高中共用的职业中心是支持高中普职融通的、特殊的教育机构。

职业中心与综合高中签订合作协议,接受高中选送的有职业兴趣的十一、十二年级学生来校学习。学生每天到职业中心学习训练半天,修习原学校课程半天。职业中心没有学籍学生,只有课程注册的学生。

与综合高中开设的家政、商业与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本位”的应用类课程相比,职业中心所开设的主要是专业设备要求更高的、“岗位本位”的、专业化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汽车修理与服务、建筑、制造、医护及生活服务等方面,以岗位实践操作为主。它与综合高中开设的应用类课程形成一定的过渡衔接。

职业中心的课程建设,一要看职业中心的传统与基础,二要根据最新的职业调查报告和学生的兴趣所在。职业中心每年要向州教育部汇报开设课程的规模与数量,州教育部也会向职业中心传达新建专业的信息与建议。职业中心的各类课程的更新与调整相对频繁。热门课程年年爆满,而冷门课程也许明年就停开了。
图片
美国综合高中对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启示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口号。面对普通高中学生规模的增加,加强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建设成为未来高中课程改革的“风口”。基于美国综合高中课程设置、选择修习等的研究,我们有以下思考与建议:

理性看待社会对中考分流的焦虑与学生成长的分流机制。为学生生涯发展服务是高中教育的价值与使命。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而简单迁就普通高中升学意愿,不顾客观规律推迟分流,要理性看待社会焦虑,积极引导生涯发展,研究以“过程分流”为特征的“主动分流机制”的可行性。

根据2012年美国高中考察时掌握的印第安纳州的高中毕业生出路方向的数据,约2/7的学生将进入大学深造,其余5/7的学生将前往社区学院或直接就业。这是符合实情的结构,与我国当下也比较接近。不过,他们的分流策略是“过程分流”“主动分流”,即学生通过2—4年的探寻,有尊严地接受分流;而我们采用的是“节点分流”“被动分流”。

我们确实要反思,高中教育究竟要为谁服务。为大学输送人才吗?不完全是。只有2/7或略强些的学生,以高中为专业预备教育;而更多的学生将以高中为就业准备教育。美国综合高中兼具“专业发展”与“就业准备”两种取向的生涯发展教育是其教育制度中的亮点。

调整学术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的比例,加强应用取向的教育与实践活动。我国教育有轻视应用的传统。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应用性课程的比重很小,但此两者,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而非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

美国高中开设了许多应用类课程,主要有应用科学、生活技能、职业技能训练和生涯教育等方面。其中一部分相当于我国的职业教育,以“岗位本位”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但还有一大部分是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商科教育等应用科学专业的基础教育。也正是对应用科学教育的重视,美国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强。

我们或许不能以职业技能课程来概括这类课程,而要从应用实践的角度引导这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这样才能有利于高中的介入。也可以鼓励高校介入或帮助普通高中开展应用教育,拉近高校应用专业与基础教育的距离。

考虑到职业技能课程对于设施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普通高中可以依托技术教研组,建立应用教育教研室,先将“技术设计”课程分化展开,再开设家政、食品营养、工艺品设计、商业基础、市场营销、职业调查与生涯规划等课程。当然,各地职教中心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服务机制也要作相应的变化,将为普通高中学生开设职业训练课程纳入职责范围,并在建设规划时统筹考虑。

建立学生指导工作体系,加强生涯发展教育。在美国,每所高中都设立有“指导中心”,配备若干全职指导师,开展个别化的学生指导活动。他们开展的选课指导、升学指导和职业指导,都围绕着学生生涯规划的主题,帮助与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形成课程选择的意愿与决策,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成长分流。

近年来,我国也在加强高中生涯发展教育,构建学生指导工作体系。既体现了集体教育与个别化教育的结合,又体现“ 以生为本”,为学生未来人生服务的教育宗旨。建议各地创造条件,调整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构,成立学生指导中心,改变工作风格,在选课、学业、人际、价值观、生涯发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辅导。特别是综合高中,学生指导工作体系须是工作的重点与标配。

在高中阶段,学生出现分化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学术发展或职业发展并无明确的尊卑。尊重学生的自然分化,顺其自然地开展兼具“学术发展”与“职业准备”两种取向的生涯规划指导,是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生涯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各类高中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开展生涯教育。生涯教育不能是理论说教,而应该是引导学生更为合理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与职业,既树立远大理想,又做好脚踏实地的规划。要指导学生规划人生,树立人生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指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进行知识、能力与品质的储备;指导学生认识自我,明确适合自己的升学之路和职业之道。



上一篇:人民教育家于漪:在践行上下功夫

下一篇:《中小学管理》10期视点抢先看: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附本期目录)